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产教融合、育训结合、技创并重,着力构建产教协同育人的新生态,打造军工特色育人的新体系,拓展精准服务产业需求的新场阈,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
创新育训机制,深化校企互通。学校创新实施“三融三通”育训机制,将产业需求融入培养方案、生产过程融入教学过程、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内容,实现校企资源互通、师资互通与评价互通。推行“四阶三段工学交替”和“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融入军工标准、军工文化和军工流程,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共建育人平台,汇聚优质资源。学校牵头组建河南国防科技工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与遥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域产教联合体等,系统推进“一体两翼”建设布局,校企合作共建7个产业学院,建成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5个等,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校企联合组建学徒制班、订单班70余个,校企联合完成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2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国家规划教材26部,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7个,建成了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一大批“国字号”优质资源。
强化工匠精神教育健全军工特色育人“新体系”
涵育工匠精神,赓续军工基因。学校系统构建“三维度四阶段”工匠精神培育体系,从价值维度强化军工报国情怀,行为维度养成严慎细实作风,技术维度追求精益求精品质,并通过认知期、践行期、成熟期、创新期四个阶段递进培育工匠素养。将“讲好军工故事、继承军工传统、弘扬军工精神、锤炼军工素质、培育军工品牌”贯穿育人全过程,着力培养具有“忠”“毅”品性、“严”“细”作风、“精”“优”质量观念的高素质人才,铸就广大师生“国家利益至上”的政治品质。
搭建实践平台,培育工匠人才。学校创建“大师工作室+技能工坊+创新工场”三级实践平台,邀请技能大师、技术能手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创新,近五年学生在各类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1100多项。学校承办的河南省国防邮电工会工匠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重点支持的“百家工匠学院”之一。工匠学院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工业互联技术等重点领域,以育训并举、书证融通为目标,系统开展多工种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及职工技能竞赛等活动,助力产业工人实现由“工”变“匠”的转型升级。
精准对接市场拓展服务产业人才需求“新场阈”
建立动态机制,优化专业布局。学校健全“产业需求调研—能力标准制定—培养方案优化”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深入企业调研,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需求,持续优化专业结构,将专业整合优化为11个专业群。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群作为第一期、第二期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带动省级、校级专业群建设,形成了“品牌引领、梯级发展”的专业群建设体系。《服务军工高端装备制造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改革与实践》等3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对接军工标准,提升培养质量。学校积极引入军工企业岗位能力标准,将职业资格要求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军工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构建以军工行业培训为主导,政府专题培训、专项工作培训、师资培养培训、社区教育培训协同发展的“五位一体”培训体系,年均培训规模超过10万人次,形成“军工引领、标准辐射、多元协同”的特色服务机制。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供稿)
河南师范大学:三全育人固国防 爱军精武育英才 2025-11-20
商丘师范学院:持续创新体制机制 建强教师教学发展体系 2025-11-20
郑州师范学院:“产教研创”深度融合 探索计算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2025-11-20
中原科技学院:构建“134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闭环赋能人才培养 2025-11-20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打造退役军人培训“洛科模式” 赋能区域经济新发展 2025-11-19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打造“三迭代、四维度、五协同”育人生态 构建数智 2025-11-19
南京市举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暨省市思政育人特色学校成果交流展示 2025-11-19
十进制数二进制相互转换(知识和题目)2025-06-24
编码的基本方式和应用(知识和选择题)2025-06-24
小学音乐教师年终工作总结四(整理3篇)2024-01-24